香港貧窮及社會排斥研究分為兩個階段進行,第一階段以聚焦小組形式進行的質性研究,第二階段包括問卷調查。
運用聚焦小組方法的目的︰
- 產生一個香港當代生活必需品的列表,並探究參與者對這個列表能否達成共識。
- 探討大眾對於貧窮及社會排斥的看法
以立意抽樣的方法 (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),收集來自不同社經背景的參與者的意見。五個組群包括:
- 單親家庭
- 有小朋友的家庭
- 沒有小朋友的家庭
- 單身成年人
- 長者
每個聚焦小組的參與者是根據樣本揀選準則而物色的,包括家庭收入狀況及其他社經背景特徵,如新來港人士、就業狀況、性別、年齡、住宅權屬、家庭類別。
為了測試小組討論指引及其他補充材料是否適用,於是邀請香港教育學院的本科學生進行兩個試點小組討論,並對聚焦小組材料作出相應的修訂
聚焦小組的材料包括:
- 聚焦小組討論指引
- 個人意見 – 在參加小組討論之前,參與者須填寫一份簡單問卷,提供他們對於貧窮及社會排斥的看法。
- 提示卡 – 包括生活必需品名單、社會排斥的領域、貧窮的定義,協助小組討論的進行
- 個案研究的構思啟發自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 – 窮富翁大作戰2 (2011),以釐清參與者的看法,並協助我們探索與弱勢群體和社會排斥有關的敏感話題
合共七組包括49位參與者應邀參與正式的小組討論 (見下表)。每個小組持續1至1.5小時,並由一個主持者及兩個會議記錄者進行,而訪談中進行的錄音也是經參與者知情及同意的。七個組別的謄寫稿已經完成,而架構分析法已用作資料分析的根基,並由此確認新出現的模式和主題。
組別 | 組別 | 收入狀況 | 參與者數目 |
1 | 單親家庭及有小朋友的家庭 | 低收入組別 | 11 |
2 | 單親家庭 | 低收入組別 | 7 |
3 | 新來港人士(有小朋友的家庭) | 低收入組別 | 6 |
4 | 單身成人 | 低收入及非低收入組別 | 6 |
5 | 長者 | 低收入及非低收入組別 | 8 |
6 | 有小朋友及沒有小朋友的家庭 | 非低收入組別 | 5 |
7 | 長者 | 低收入及非低收入組別 | 6 |